
基本信息
张烽,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功能食品临床评价中心)副主任、GCP机构办公室副主任。
2019年成为“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2020年成为“太湖人才计划”高端人才,2025年成为“太湖人才计划”B1类人才。
精准营养需求预测模型建立、临床营养与食品计算、营养多组学大数据挖掘、自动化饮食评估与监测、临床营养结局预测与干预优化
1、专业型硕士生
专业:人工智能(085410)
方向:基于多模态的精准营养预测、大模型驱动的临床营养与食品计算、AI赋能的营养多组学大数据智能挖掘与分析、智能化饮食评估与监测、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营养结局预测与干预优化
开发先进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整合多源异构数据(人体测量学数据、生化指标、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实现对宏量/微量营养素需求的动态精准评估,突破传统公式估算的局限。针对特定疾病场景,依托多模态智能分析,融合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等多维数据,利用AI算法去除混杂因素干扰,系统识别患者的营养缺陷。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数据解析,精准锁定关键靶点(如关键菌群、功能基因、代谢物),揭示菌群–宿主在营养素利用过程中的协同代谢机制。在此基础上,借助因果森林等智能模型实现特定营养素的强化干预,生成个性化全营养食品配方,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验证体系在新人群中评估配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继在Science、Cell、Nature Commun、Microbiol Mol Biol Rev、Crit Rev Food Sci Nutr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0余分。主持十四五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卫健委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利用人工智能和多组学技术设计精准营养配方食品,并且转化给特医企业(经费千万余元);与企业协同开展了30多项临床试验(横向课题经费达千万余元);与多家头部特医食品企业(中特、费卡等)开展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临床试验(GCP项目经费达数百万元)。参编著作6本,2项专利获授权。获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医学创新奖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和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医食品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医学食品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肠外肠内营养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整合营养管理副主委、江苏省抗衰老学会营养与代谢分会副主委、江苏省免疫学会营养与免疫专委会副主委等多项学术任职。